龚虹嘉先生被叫做「中国最棒的天使投资人」。
据媒体统计,凭着在本世纪初投资海康威视的245万元现在已经变成了537亿元,龚虹嘉先生十年赚了2万倍。
2016年胡润百富榜,龚虹嘉、陈春梅夫妇以360亿财富排名第39位。
在他创办的十几家公司里,他一直饰演引路人的角色,一旦公司走上正轨,他就会把位子让给其他人,自己则去做其他的事。
关于投资,龚虹嘉先生有个著名的三不原则:其他人不想做、不容易做、不敢做的事情,大家才能去做。
这个原则与他的性格特点有关,「害怕与人争抢,是我骨子里的性格特点。
」他说。
在投资界龚虹嘉先生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其风格让不少人看不明白。
本文是龚虹嘉先生讲述自己做投资的历程感悟,道出了自己这类年做投资的秘密,值得一读。
本文有部分内容来自投资界(ID:pedaily2012)■平凡的人可以收获不平凡的事原则有朋友称我是最特立独行、90后的「土八路投资人」,由于我基本不投具备出色背景的创业人士,常常找一帮「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
这都和我「不争」的个性与个人历程有关。
我非常感谢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给我带来丰富的生活体验。
我曾携带女儿回到华中科大,告诉她父亲能有今天的收获,与这个校园息息有关,由于我投资并最后给我带来巨额回报的很多企业家都是我的校友。
事实上,我上华中科大很偶然。
我在中学时期很喜欢文科,成绩也很好,当年高考考试时我的作文成绩是全省唯一的满分作文。
当时我的理想是去做记者、做律师,或其他与人文有关的工作。
但当时很喜欢和器重我的一位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就如此,理科成绩并不理想的我最后凭着运动健将(国家标枪三级运动员)和出色学生干部等加分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
进入大学后,在理工科学生强手如林的华中科大我在学习方面毫无优势可言,但我期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情来,于是我另辟蹊径。
当时学校每个院系都有官方的足球队,而我期望打造一个民间的足球会所,以吸引更多对足球有激情的学生参与进去。
于是我从零开始准备和组织每个院系的会所队,但因为出色的运动员都参加系队了,我只能鼓动那些水平未必特别突出、而对足球充满激情的学生来参与。
当时为了筹集足球队平时练习、开办会所联赛的经费,我过去租来历届世界杯的录像带,在学校播放收费录像获得收入。
最后,大家成功了,足球会所联赛搞得风风火火,成为学校要紧的体育赛事。
除此之外,大家通过持续的学习、练习和实战,让原本基础比较差的队员水平飞速提升,大家球队甚至可以和一些专业的球队同场竞技,差距也愈加小。
组织校级足球会所联赛可以说是我大学生涯中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后来也因此留在学校做辅导员。
这对我日后做事及投资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自觉得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我一直坚信用平凡的人可以收获不平凡的事。
我为自己定了三不原则:其他人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情,大家才能去做。
由于假如大伙都看到了机会,大家角逐不过更出色的人。
就像大家的足球队一样,只须充满激情、组织得当,同样可以和出色的球队一较高下。
我投资的企业家一般都没特别出色的背景,但他们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激情、有梦想、够坚持,同时他们在自己所在的范围有深厚的沉淀和积累。
譬如,以总经理胡扬忠为代表的海康威视创业管理团队,他们是平民创业群体的代表,之前在国有企业兢兢业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后也带领海康威视上市了。
有人问我为何可以找到一些出色的项目,我想和我们的个性有关。
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可以帮助其他人我感觉非常快乐。
记得我刚到深圳工作后不久,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周都有想到深圳闯荡的朋友跑到公司找我,借宿在我的宿舍里。
这类来找我的人有的我熟知,有的其实不是非常熟,但他们都觉得我必然会尽量帮到他们,由于我的热心肠已经在朋友圈里有口碑了。
这种口碑也让我可以接触到很多创业好项目。
有意思的是,过去在我宿舍借宿过的朋友,有很多人都成为企业家了,甚至成为上市企业的董事长。
做天使投资,需要一颗慈父慈母般的心。
当时投资海康威视的时候,我并没想到丰厚的回报,只不过想帮助同学和校友可以有一个达成梦想的创业机会。
当年为了延揽编解码技术天才王刚,我也冒着风险先预付他一笔钱,以便他安心撰写程序。
最后我的同学和校友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技巧这类年,我做投资汇总了什么时间技巧:
1)假如投资人太功利、太刻意、太自以为是地去探寻自觉得比较合适的人来做某件事,总是会适得其反。
即便我运势好得不可以,我同样还是错过不少好机会。
譬如当年王兴通过李竹介绍找到了我,期望我能成为美团的天使投资人。
当时,王兴期望我投的的钱不到一千万。
大家聊了不到一个小时。
我问他:你要这个钱做什么?他说要签5000家线下商户。
我看王兴文质彬彬的,性格比我还内敛,不是合适干这件事情的适合人选,最后我没答应给他投这笔钱。
假如我投了的话,或许这个项目的回报倍数或许会接近海康威视的回报。
运势来的时候,我自以为是了,仿佛自己可以去指导不少人了。
但有时不相同种类型的人的成功,和你想的不同。
2)不要太执着,成功的道路多种多样。
不要太执着于自己自以为千真万确的东西。
成功的道路有不少条,成功的模式有非常多种。
有时增加一种不同元素的结合就会带来新的生机。
对于一个天使投资人来讲,值得骄傲的不仅仅是在某个项目上赚了成千上万倍的回报,让自己更欣慰的是,你发现自己独具慧眼选择了过去门可罗雀的项目、当时没被看好的团队,最后获得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巨大成功。
这等于挖掘出了其他人没挖掘的巨大金矿,也是一种价值的创造。
目前不少天使投资人赚到不少钱,但他们都是按图索骥,投资百度出来的、腾讯出来的创业人士。
事实上,并非只有他们可以成功。
譬如我在1995年投资的德康通信技术公司,开创者是3位60多岁的科学家,当时他们是创业人士我是投资人。
想起来非常荒唐,但,看到这三个老头有一点常人不拥有的经验、人脉或者小成就,我就依托这三个65岁的老头做成了当时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移动计费软件公司,1998年通过换股的方法与田溯宁领导的亚信公司合并,2000年5月亚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也是我生活第一个通过公司上市退出的公司。
像我这种才疏学浅,和当时不被看好、没名校背景,没成功经验的创业人士合作也做出了不少成绩。
3)坚信你遇见的是最好的。
自然天成的东西总是比人工雕琢美化的东西更有生命力。
大家每一个人都要珍惜日常可以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件事,大家要坚信自己所能遇见的都是最好的,都是一种天意、一种风水。
我极少被我们的获得感动,但我常常会被合伙人的成功与成长所感动。
过去,我投资的一家芯片公司在拿到风险投资的投资款后,我感觉我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开年会的时候,我和公司开创者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参加你们年会了。
我中途离开时,企业的开创者把我送到门口,开创者拉着我的双手久久不愿放手,我看到开创者有激动的泪水在眼窝里打转转。
我能了解那是一种感慨和感动,由于我在公司存活最困难的那些岁月里,在公司找不到出路看不到期望的那些日子里,一直信赖他们,一直和他们站在一块。
开创者说,虽然你的身价已经不太合适参加这种小企业的年会了,但大家仍然期望你每年能来。
你来了能让大家心里感到踏实,能激励职员的士气和信心。
开创者期望我能再继续坚持参加他们的每次董事会和每年的职员年会,直到他们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于是,我又继续坚持每年都去参加他们的职员年会了,这家芯片开发设计公司也真的于今年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了,这家股票名字叫富瀚微的上市公司,真的成为了中国A股上市的芯片公司板块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些事物的存在就像公司门口摆的树或金鱼缸一样,叫人感觉心旷神怡。
某些事、某些顾客就是如此的角色,你不要随便觉得没用就搬掉。
有时,他们就像风水鱼一样,是镇店之宝。
4)出色的创业人士一般都有点悲观内敛、固执焦虑,在常人眼里有的变态自虐。
以前,大家对创业人士的需要是把一件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大家感觉,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仿佛就离成功不远了。
目前升级了,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只不过八字的一撇,八字的另外一捺是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同时,你还要比所有和你在做同样事情的人更出色。
所以出色的创业人士肯定都有点悲观,有点变态,有点自虐,有点内敛,不然,你没办法和我们的内心对话,没办法反复去追问我是哪个。
追问我是哪个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独一无二,与角逐对手不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用户、更大的市场。
这真是需要苦思冥想的,而且这种考虑和被追赶的焦虑会缠绕大家创业人士非常长非常长的时间。
譬如乔布斯,他的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处在一种超越自我、超越同行与超越年代的焦虑中度过。